新聞中心
太陽能發電的歷史起源
太陽能發電作為一個新興的清潔能源,已經逐步在各個領域廣泛的應用,相信太陽能熱水器已經是家家戶戶的標配了吧!那太陽能發電的歷史起源誰知道呢?
1839年,19歲的法國貝克勒爾做物理實驗時,發現在導電液中的兩種金屬電極用光照射時,電流會加強,從而發現了 “光生伏打效應”;
1904年 愛因斯坦發表光電效應論文,為此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獎;
1930年 朗格首次提出用“光伏效應”制造“太陽電池”,是太陽能變成電能;
1941年,奧爾在硅上發現光伏效應;
1954 年 5 月美國貝爾實驗室恰賓、富勒和皮爾松開發出效率為 6%的單晶硅太陽
電池,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用的太陽電池。同年,威克爾首次發現了砷化鎵有光伏效應,并在玻璃上沉積硫化鎘薄膜,制成了太陽電池。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實用光伏發電技
術由此誕生并發展起來。
貝爾實驗室太陽能發電
看到這里大家對太陽能發電的歷史起源有一定的了解了吧,現在工業的過度發展,導致大氣的污染,霧霾肆虐。全世界都在關注氣候,節能減排!太陽能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,一定會得到更廣發的應用!